中美贸易战将持续升级!李显龙:美国要维护自身地位,但中国不会低头!
李显龙:美国试图维持领先地位
中国则认为自己有权发展
中美贸易战因此持续升级
中美冲突还将持续升级?!
4月14日(昨日),新加坡前总理,现国务资政李显龙在工运领袖对话时直言不讳,这场关税战已经严重损害中美关系,不只令贸易几近停滞,更影响到双方在其他重要议题上的合作。
例如芬太尼问题。本是中美合作打击的毒品走私问题,现在也受到了波及。李显龙指出,中国可能不再积极管控芬太尼原材料的外流,中美间的信任和协作正逐步被侵蚀。
李显龙指出,美中已互相加征关税五轮,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高达145%的税率,中国也回敬125%的税率。这不仅是经济角力,更是政治立场的体现。
“美国正在试图维持领先地位,防止中国赶超;而中国则认为自己有权追求发展。”
这种根深蒂固的分歧难以调和,双方也很难达成一致,中国也不会向美国低头。
李显龙说:“这场冲突因此将持续升级,对美中关系带来深远影响。”
李显龙还提到,过去美国虽在对外政策上有不同声音,但“在中国问题上,美国朝野却是空前一致,把中国视为必须严肃应对的挑战。”
李显龙警告,外部的环境已经不再稳定,混乱的贸易规则、不平等的关税,只会让全球商业合作更难进行。不确定性上升,投资减少,成本提高,经济增长被抑制。如果更多国家被迫反击,可能陷入“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
虽然美国似乎正在抛弃自由贸易原则,但李显龙强调,新加坡必须继续坚持自由贸易、多边合作,支持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CPTPP、RCEP等多边机制。
“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世界并不只有美国。如果大家合作,全球贸易体系仍有希望维持运作。”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美国不遵守规则,那就不带美国一起玩了。但没有美国的加入,贸易体系还能运转的起来吗?
李显龙点出,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改变了原本对大国小国一视同仁的国际贸易体系。
“这种做法不是双赢,而是一输一赢。美国只关心自己是否得利,并不在意其他国家是否也能受益。”
这种思维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对许多行业的商业模式造成冲击。一旦保护主义抬头,加征的关税往往难以撤回,也可能快速引发经济衰退。
虽然新加坡贸工部调低了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从1-3%降到0-2%),李显龙表示目前还不认为会陷入衰退,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中美矛盾的加剧将使我们所处的地区更不稳定。”李显龙指出,这意味着新加坡需要更灵活、稳健地应对两强之间的角力,既要维持与两边的良好关系,又要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李显龙提出了3方面的应对策略:
实际支援(Practical): 提供人民必要的援助与支持。
心理准备(Psychological): 调整心态,做好应对挑战的心理建设。
政治团结(Political): 国家内部要团结一心,共同应对。
他表示,今年财政预算案的援助措施已涵盖多数问题,但如果局势恶化,“我们还有能力,也有资源应对更多困难。”
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将领导由多个政府与民间机构组成的行动小组,协助企业和员工提升韧性,适应新经济环境。
“我们比其他国家准备得更充分。”李显龙强调,新加坡拥有丰富经验、良好资源和务实的国民。“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挑战,而且我们可以一起做到。”
在谈到国家治理时,李显龙直言,外部挑战严峻之时,内部必须同声同气,政治稳定是国家影响力的关键。
“国际社会会观察一个国家的内部政治是否稳固。如果国内动荡,再优秀的总理在国际舞台上也难以赢得真正的尊重和支持。”
李显龙表示,反对党在民主制度中有其作用,不会消失。但他也提醒,若在政府表现良好时,选民依然一味增加反对党席位,长远来看可能削弱政府施政能力,组建优秀领导团队也将受影响。
即将到来的大选是黄循财首次以总理身份率领人民行动党出征。“这是他向人民争取委托、带领新加坡向前迈进的关键时刻。”
“我们曾多次克服危机,我们会再次向世界展现我们的能力。世界变了,但我们也准备好了迎接新挑战,并因此变得更强大。”
到了最后,李显龙还不忘给执政党拉票!
当然,美国也没办法对中国一直这么强硬。
早前,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部分关键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芯片制造设备,将暂时免于145%的高额关税,转而适用20%的“芬太尼关税”类别。
其他还包括医疗用品、部分消费电子、海产品、家用纺织品及部分工业零部件等。
豁免不是永久的,而且只针对少数产品,大多数豁免将于2024年6月14日到期,部分产品的豁免延长至2025年5月31日。
请先 后发表评论~